何藩,被誉为“中国街拍泰斗级摄影大师”,同时也是电影导演与演员,1937年生于上海,后移居香港。自14岁起,他便利用父亲留下的布朗尼相机与之后获得的禄莱双反相机,开始了与光影的对话。
18岁时,何藩开始有意识地记录香港,他的镜头下记录了这座城市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风貌:小巷、贫民窟、石板路、市场与无数街道组成的人文景观。他特别关注中下层穷苦大众与弱势群体的生活,记录了他们咬紧牙关、力争上游的草根精神。
在25岁后的十年间,何藩连续赢得八届美国摄影学会举办的“世界摄影十杰”奖项。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直觉与对光线的敏锐度,留下了香港1950-1960年间最为珍贵的城市影像。何藩打破了传统的摄影规范,创造了以几何线条与戏剧性构成的新纪实摄影形式。他的作品常被纽约时代杂志、BBC等世界知名媒体使用。
何藩的拍照时间多在清晨与傍晚,因此作品中常出现明显的阴影与高反差对比。照片中经常使用的元素包括阴影、雾气、建筑背景与出神入化的侧逆光。他被称为“东方布列松”,追求“决定性的时刻”,等待被摄者进入期待的瞬间,然后按下快门。
尽管何藩在电影领域也有尝试,包括在邵氏电影公司工作与拍摄短片《Gulf/离》获得英国宾巴利国际影展最佳电影,但他的内心更迷恋艺术片。在1969年,他执导的实验电影《大都市小人物》在日本获奖,受到影评人的推崇。
在追求摄影艺术的道路上,何藩以真实的感情与理解,创作了无数有意义的作品。他的作品与观众产生共鸣时,带给他的满足是金钱无法衡量的。在晚年,何藩开始使用Photoshop自学,整理并重新创作自己关于香港的影像记忆,出版了多本影集,被称为香港三部曲。
2014年,何藩返港举办个展与新书签售,这是他最后一次回到故乡。尽管他国际上获得了无数奖项,但在国内,艺术家的身份直到近两年才被大众熟知。何藩的作品首次在2014年的上海艺术影像展上亮相。他的作品展现了人类间的温馨、善良、美丽与单纯,不带走一片云,却留下绚烂的剪影。
何藩在2016年6月19日病逝于美国,享年84岁。他的性格温温吞吞,不急不躁,永远在等待那些被敲击的瞬间。他的一生,是对摄影艺术的热爱与追求,留下了珍贵的香港影像记忆。
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:51dongshi(抖音搜索懂视),直接咨询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