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相关法律法规,生产或销售假药的行为,必须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才会被立案追诉。具体而言,假药的判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:
首先,假药中可能含有超过安全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,这对人体健康构成直接威胁。
其次,如果假药中缺少了标明的有效成分,可能导致患者无法得到必要的治疗,贻误病情。
再者,如果假药标明的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超出法定范围,也可能造成患者因误诊而贻误治疗时机。
此外,若假药缺乏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分,同样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。
综上所述,只要假药具备上述任一情形,或存在其他足以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情况,便符合立案追诉的标准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里的“假药”不仅指那些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》被明确界定为假药的药品,还包括按照假药处理的非药品。
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:51dongshi(抖音搜索懂视),直接咨询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