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据现行刑法,生产或销售假药的行为,若涉及以下任一情况,将被立案追诉:
(一)含有超出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。
(二)药品中不含其所标明的有效成分,可能导致延误治疗。
(三)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,可能造成延误治疗。
(四)药品缺乏其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分。
(五)其他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或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形。
根据本规定,假药是指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》被认定为假药或按假药处理的药品和非药品。
这一法律规定旨在保护公众健康,确保药品市场的秩序和安全性。假药的危害不容小觑,不仅可能延误治疗,还可能直接威胁到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。因此,严厉打击此类违法行为,对维护医药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。
为了有效执行这一法规,执法机构需要加强对药品市场的监管,确保市场上流通的药品均符合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。同时,公众也应提高辨别能力,避免购买和使用假药。一旦发现假药,应立即向相关执法部门举报,共同维护健康的社会环境。
此外,对于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,法律还规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,包括但不限于罚款、吊销营业执照甚至刑事责任。这不仅能够起到震慑作用,还能促进医药行业整体的合规经营,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:51dongshi(抖音搜索懂视),直接咨询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