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肌劳损的主要症状为腰或腰骶部疼痛,反复发作,疼痛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,时轻时重,缠绵不愈。腰部可有广泛压痛,脊椎活动多无异常。急性发作时,各种症状均明显加重,并可有肌肉痉挛,脊椎侧弯和功能活动受限。部分患者可有下肢牵拉性疼痛,但无串痛和肌肤麻木感。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,可局限于一个部位,也可散布整个背部。腰部酸痛或胀痛,部分刺痛或灼痛。
综合治疗可痊愈。腰肌劳损为慢性病变,长期以来,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,工作,带来了很多麻烦。有些患者四处求医,反复发作,痛苦不堪,甚至心理蒙上一层阴影。腰肌劳损并非不治之症,需要注意三个环节:1、及时明确诊断;2、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;3、及时的功能锻炼,做好日常保健,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。
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。腰肌劳损症状主要是腰或腰骶部疼痛,反复发作,疼痛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,时轻时重,缠绵不愈。所以如果发现有类似的情况应及时就诊,明确诊断,排除其它因素的可能,仔细检查,以防漏诊,避免延误病情。推荐腰肌劳损患者使用国内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--腰痛治疗带。
腰痛治疗带属医疗器械,设计结构兼具磁疗、热蒸、牵引和固定四大功效。结构由真皮带体、支撑曲度钢片和内置磁片以及固定附件四部分组成。内置磁片为国家863工程计划项目高科技材料——钕铁硼永磁体,足够的磁场强度确保治疗效果,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腰痛以及腰肌劳损有明显疗效,且经济安全、使用方便,未发现毒副作用。现代医学研究认为,磁疗发挥止痛作用的机制是多方面的——
对于因扭伤、久坐、寒冷等原因导致血液循环不畅、淤血、水肿等引起的腰痛,磁疗可以改善微循环和组织代谢,促进血脉通畅从而达到止痛。对于因腰部炎症、腰椎退行性改变引起的腰痛,磁疗可以提高致痛物质水解酶的活性,使缓激肽、组织胺、5-羟色胺等致痛物质水解或转化,达到止痛的作用。对于肾虚腰痛、牵扯性腰痛等,磁场作用于人体,通过经络穴位增强生物电磁能,可推动经气的运行,疏通经络,达到通经止痛的效果。
腰部劳损的理筋手法。患者俯卧,术者用手掌揉按两侧骶棘肌,然后找出压痛点或痛性结节,由上而下逐个进行点穴、弹拨、拿捏,然后施于滚法,注意手法不宜过重。亦可加用侧卧屈伸法,令患者侧卧,患侧在上,术者立于患者背后,一手按其腰部痛处,一手握持患侧踝部并向后牵拉,使髋关节过伸,继而屈髋屈膝,使大腿触及腹部,然后将下肢牵拉伸直,反复3次。
腰肌劳损患者可按下列方法进行自我保健以防病治病。1、按揉肾俞、腰俞、委中、阿是穴,每穴2分钟。2、两手半握拳,在腰部两侧凹陷处轻轻叩击,力量要均匀,不可用力过猛,每次叩击2分钟。3、两腿齐肩宽站立,两手背放在背部,沿腰两侧骶棘肌上下按摩100次,以腰部感觉发热为度。4、双手叉在腰部,两腿分开与肩同宽,腰部放松,呼吸均匀,做前后左右旋转摇动,开始旋转幅度要小,逐渐加大,一般旋转80~100次。5、弹拨痛点10~20次,然后轻轻揉按1~2分钟。
康复锻炼。1. 腰部前屈后伸运动。两足分开与肩同宽站立,两手叉腰,作好预备姿势。然后做腰部充分前屈和后伸各四次,运动时要尽量使腰部肌肉放松。2. 腰部回旋运动。姿势同前。腰部作顺时针及道时针方向旋转各一次,然后由慢到快,由大到小,顺、逆交替回旋各八次。3. “拱桥式”。仰卧床上,双腿屈曲,以双足、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(五点支撑)用力将臀部抬高,如拱桥状,随着锻炼的进展,可将双臂放于胸前,仅以双足和头后部为支点进行练习。反复锻炼20~40次。4. “飞燕式”。俯卧床上,双臂放于身体两侧,双腿伸直,然后将头、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,不要使肘和膝关节屈曲,要始终保持伸直,如飞燕状。反复锻炼20~40次。以上方法于睡前和晨起各做一次。
日常护理。1、避免寒湿、湿热侵袭改善阴冷潮湿的生活、工作环境,勿坐卧湿地,勿冒雨涉水,劳作汗出后及时擦拭身体,更换衣服,或饮姜汤水驱散风寒。2、注重劳动卫生腰部用力应适当,不可强力举重,不可负重久行,坐、卧、行走保持正确姿势,若需作腰部用力或弯曲的工作时,应定时做松弛腰部肌肉的体操。3、注意避免跌、仆、闪、挫。4、劳逸适度,节制房事,勿使肾精亏损,肾阳虚败。5、体虚者,可适当食用、服用具有补肾的食品和药物。
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:51dongshi(抖音搜索懂视),直接咨询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