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秧苗在播种后可能会出现大秧苗和小秧苗的情况。正常情况下,玉米幼苗会比小苗多出2-3片叶子,整个田地里的玉米幼苗高度会显得不均匀。玉米幼苗也被称为“后代幼苗”。如果不对玉米小幼苗的问题及时处理,会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。那么,玉米幼苗大小不一的原因是什么?我们又该如何进行防治呢?
玉米幼苗大小不一的原因:
1. 田间土壤含水量的差异:在同一块土地上,由于干旱或灌溉的不均匀,可能会导致玉米生长的好坏不一。充分灌溉的地区,玉米生长得更好;而没有灌溉的地区,幼苗的生长就会相对较弱。此外,地块的不平以及坡度也可能导致这种情况。
2. 施肥不足:在使用基肥的过程中,由于施肥技术或其他因素,可能会导致某些地方没有肥料。这样玉米播种后,由于养分吸收不足,就会形成大小不一的秧苗。
3. 拌种不均匀:玉米播种前需要拌种,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。但是,如果拌种过程中种子不均匀,浓度过高,出苗就会比较慢;而液体浓度小的种子出苗就会比较快,从而导致幼苗大小不一。
4. 播种技术:在播种过程中,由于人为或机械原因,播种深度可能会不同。正常情况下,播种深度应该是3-5cm。如果播种过深,幼苗的出苗速度就会变慢,这也会导致出现大小幼苗。
防治方法:
1. 注意土壤湿度:确保土壤湿度良好且均匀。如果播种时底部水分不足,播种后应该及时浇灌头部,尽量浅灌,且浇水要均匀。
2. 选择优质种子:购买种子时,应仔细挑选质量好、大小均匀、无霉变和损坏的优质种子。播种后,增加土壤与种子的接触,增强种子的吸水性。
3. 及时定植疏苗:适时间伐(3-4叶期)和定植(4-6叶期)。播种后,应采取措施防止鸟类、动物和昆虫,以避免种子被吃掉后缺苗和烧毁幼苗。
4. 使用药物控制:如果种植的玉米出现大小苗现象,可以使用赤霉素、赤霉素+吲哚乙酸+油菜素酸盐进行用药。对于低生长和弱生长的幼苗,可在下午4-5点后单独喷施,建议每4-5天喷施一次,两次。不必喷洒正常和健壮的植物。请注意,在第二次喷洒期间,药物浓度可能稍低。一般来说,经过两次使用,玉米的高度基本可以达到相同的水平。
以上是玉米幼苗大小不一的原因和防治方法。在苗期,玉米容易出现“大小苗”。玉米在田间的生长潜力有大有小。在同一块地里,即使是同时播种的,出苗后,大的玉米苗可以长到4-5片叶子,小的玉米苗可以长到1-2片叶子。一旦种植玉米的农民发现这种现象,应该及时预防,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。通过以上关于玉米幼苗大小不一的原因和防治方法的介绍,相信大家会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了解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:51dongshi(抖音搜索懂视),直接咨询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