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园林造园艺术,经悠悠历史长河洗礼,仍璀璨夺目。《园冶》作为明末计成所著,被誉为中国古代园林学一大名著,备受推崇。此书为数不多的技术专著,系统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技术手法和文人造园理念,展现出其独特之处。
《园冶》逻辑严密、语言优美,与现代园林的社会价值高度契合,成为全面了解中国造园艺术的重要窗口。通过阅读此书,我们能领略到古典园林艺术的魅力。
计成,字无否,生于明万历年间,擅长诗赋绘画,中青年时期游历名山大川,积累了丰富的旅行阅历和经验。在建造寤园期间,他完成了《园冶》一书的初撰工作,并于明崇祯四年秋完成,后经曹元甫提议,改书名为《园冶》。
《园冶》在晚明问世后,被东传日本,尊称为“夺天工”。清代虽未见流传记载,但建国后,园林学教育和实际工作者继续探讨此书,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。然而,关于《园冶》的专论研究仍相对较少,多是对原文的注释,研究视角与深度有待拓展。
《园冶》全书共分三卷,内容涵盖了兴造论、园说、相地、立基、屋宇、装折等多个方面。其中,兴造论提出园林建设的宗旨,强调了设计师在造园中的重要性,以及布局时应“巧于因借,精于体宜”的原则。园说篇则强调选址的“地偏为胜”原则,以及园林各元素的营造要点。
相地、立基、屋宇、装折等内容详细阐述了园林布局、建筑和装饰的技巧。在相地部分,计成提出了选址应考虑的多个因素,如地形、借景、古树保护等。立基部分强调了厅堂建筑在园林布局中的核心地位,以及挖池筑山、种植植物等创建良好环境的方法。屋宇部分讨论了不同功能区的建筑形态和位置,强调了建筑与景观的和谐统一。装折部分则涉及园林装饰的条理与变化,强调装饰艺术与功能性并重。
《园冶》不仅阐述了造园理论与艺术,也传达了古典宜居的理念,强调了“以人为本”、“可持续发展”、“保护自然”的时代精神,为当代景观设计提供宝贵参考。
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:51dongshi(抖音搜索懂视),直接咨询即可。